这对于全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赵锡林:我种了40多亩,1000多棵树。最好的一棵树卖了600多块钱。
近年来泸州市在丘陵、山地大力推广晚熟柑橘。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开丰村柑橘种植户赵锡林说,这些错峰上市的晚熟柑橘,汁多味甜,让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眼下,福建各地迎来采茶季。2022年当地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超过14万亩,产值近4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增收数千元。近年来,冰岛老寨对古茶树进行保护性采摘,科学管护,茶叶的品质得到保证,价格持续稳定。
在云南临沧冰岛老寨古茶园里,茶农穿梭而行,采摘鲜叶,再运往茶叶初制所。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过去巡查靠眼睛,卡口靠人守。
◆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2020年9月,海南省10所学校挂牌成为第一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学校,目前已策划多场自然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环保志愿者、自然体验导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研发、讲解课程。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从国家林草局到海南挂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的王楠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由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共同成立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唯一一个。
用林外国有土地置换林内集体土地。现在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和‘天罗地网,管护更加精准有效。
今年年初,《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0年)》通过专家评审。尖峰岭分局局长洪仁辉介绍,分局与科研院所针对珍稀濒危野生哺乳动物,建立起120个监控布控点及监测样地和390个地栖动物监测样区,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普查监测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21年9月,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草南村,一处林地周边人头攒动。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黎母山分局指导下,当地执法部门依法对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国家级公益林下套种的9亩槟榔苗予以全部铲除,及时斩断破坏森林和侵占林地的苗头。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海南省将国家公园建设视为国之大者,置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六大标志性工程之首,探路国家公园体制,推进雨林生态修复,锻造绿色屏障,探寻融合互促,努力使海南热带雨林国宝重焕蓬勃生机。老板黄月来说,生态更好了,游客更多了。如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仍居住着2万多人,协调好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需要有效的社区协调机制。如今,李业东当上了海南省吊罗山森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职责之一就是领着大伙儿去护林种树。
置换后,国有土地登记变更为集体土地,集体土地登记变更为国有土地,原土地的使用性质不变。位于尖峰岭国家公园保障性苗圃基地,20亩土地上培育了30万株补种树种,向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项目供应。
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附近,层林叠翠下,一幢幢黎族风格小别墅整齐布列在空旷的平地上。谋转化,挖掘生态资源价值。
◆ 带动更多人进入、认识、热爱、珍惜热带雨林,让人人为雨林,人人爱雨林的国家公园文化深入人心。2021年9月,海南率先发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2019年为2045.13亿元。◆ 海南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或将成为全球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模范案例,可为更多的热带雨林保护修复项目提供经验。把垃圾全部打包运走,严格执行排污三级标准。热带雨林是海南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以及物种集中分布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原真性。◆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海南省将国家公园建设视为国之大者,置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六大标志性工程之首,探路国家公园体制,推进雨林生态修复,锻造绿色屏障,推动融合互促,努力使海南热带雨林国宝重焕蓬勃生机。
海南热带雨林给自然资源上好了‘户口。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执行院长汤炎非,全程见证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保护建设。
吊罗山景区入口,有一排看上去略显老旧的民宿。◆ 2019年7月,国家公园管理局印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实施后,海南综合考虑管理强度、管理目标、资源特征差异等,将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与一般控制区,并保留若干天窗社区。智慧雨林项目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由卡口监控相机、振动光纤、振动传感器以及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组成的电子围栏已在多个片区开展建设,逐渐实现对进入监控区域内的人、车、动物24小时监测。
这是海南主动作为,打响热带雨林保卫战、锻造绿色防护屏障取得的生态成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海南省不断探寻绿色发展的雨林方案。先后颁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两部地方性法规,印发实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权力和责任清单》……海南省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建立并持续完善国家公园支撑保障体系。位于海南白沙的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里,禽、兽、植物、真菌类等多种热带雨林生物的展品陈列得整整齐齐,各色标本栩栩如生。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各分局与所在市县各部门、乡镇、居民设有社区协调委员会,协商解决毁林案件报案程序等问题。右上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长臂猿(2019年10月25日摄 蒲晓旭摄 / 本刊)。
生态搬迁,由眠到醒腾出新空间。为了保护雨林,为了脱贫致富,为了子孙后代,2020年3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方案》正式印发,一场大规模生态搬迁在国家公园范围内4个市县实施,涉及核心保护区11个村1885人。
国家公园四个字,成了各个片区的烫金招牌。穿行其间,电影镜头也难以呈现的雨林秘境便会映入眼帘——五指山的古木、树藤和附生的兰、蕨、菌类相伴而生。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高级工程师彭文成,带领团队探索出采用人工干预措施进行近自然改造修复的模式,国家公园内120多万亩人工林正走向近自然。鹦哥岭分局生态保护科科员刘季介绍说。昔日破坏的森林以自然恢复为主。换思路,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推开房门,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都市风格的装潢。这让一批珍稀濒危动物重新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野。
此举开创了公安机关在国家公园范围内行使林业行政处罚权的先例。◆ 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完成度超过99%,将空间让给雨林的诺言即将兑现。
生机勃勃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续写新的秘境故事。在智慧雨林平台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树上荡秋千的海南长臂猿、护林员的巡护路径清晰可见。